(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宏观策略系列
把脉经济周期拐点 实现财富管理升级
作者:魏 凤 春(博士),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罗 水 星(博士),创金合信基金基金经理
6月2日地产大涨,引发了大家对于稳增长政策预期的升温。我们此前一周就明确提出不要太博弈缺乏支撑的需求刺激预期(推荐阅读:莫过度博弈),地产不再是简单的周期问题。相对而言,若要去做短期博弈的话,可能地产链条里基本面有一定修复的家电好一些,过去一周家电走势确实更好一些。同时我们指出,就TMT而言,随着近期的快速反弹,部分细分领域已经创新高,考虑到当前某海外AI龙头处在预期兑现的高位,国内部分AI标的逐渐进入减持,需要关注AI领域内部的切换和结构性调整的风险,传媒、通信和计算机、电子走势也开始出现一定的分化,随着概念的反复交易,市场会逐渐审美疲劳,这个时候比之前要更加关注TMT里估值没那么夸张、业绩释放可能性较大的标的。
6月至今,市场整体结束了5月近乎单边下跌的市场走势,虽然没有出现趋势性的行情,但是宽基指数层面基本上能够在当前位置窄幅震荡。当然,市场内部结构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板块和主题轮动比较快,对政策预期、主题、概念比较敏感,看上去交易的机会多,但适合配置的机会较少,赚钱效应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弱。今年市场整体资金新增不多,无论是公募、私募、理财还是外资,没有看到系统性的、趋势性的资金流入,考虑到6月市场没有那么强的趋势机会,我们之前建议投资者在6月多潜伏而不要追高,因为收益空间不大,追高的赔率不合适。
外需已开始加速回落,总需求放缓是全球阶段性的问题
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出口大幅回落,俄罗斯、拉美、非洲等新市场难撑整体的经济修复。以美元计价出口,5月同比下降7.5%,远低于预期的0.1%,主要受挤压订单脉冲回落、人民币贬值、基数升高以及外需共振向下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长期看,全球商品周期共振向下,出口下台阶趋势不改。5月进口同比下降4.5%(前值为下降7.9%),进口降幅收窄,但内需仍然低迷。
分地区看,传统贸易伙伴下滑,占我国出口结构大头的美国、东盟、欧盟出口增速都在下滑,三者合并占我国出口近50%,对美国、欧盟出口同比负增扩大,对东盟出口首次由支撑转为拖累(-15.9%)。自2022年10月以来,对欧美出口持续负增长,但对东盟出口则维持两位数高增长,部分对冲了欧美需求下行。
我国对欧美出口以消费品为主,对东盟则以中间品贸易为主,许多对东盟的出口通过加工贸易最终落到欧美需求,因此欧美需求下行一般会领先于东盟。5月对欧美东盟出口增速的全面下行,除了前期积压订单释放后新出口订单回落,还反映了外需的降温,具有一定滞后效应的对东盟出口也在反映全球商品周期步入下降通道。俄罗斯、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仍是主要支撑,俄罗斯出口仍高增,但对拉美、非洲等地区出口增速明显下行。5月对俄出口继续增长114%,对非洲出口12.9%(前值49.9%),对拉美出口-1.1%(前值10.5%)。俄拉非等新兴市场出口体量较少,还难以支撑整体外需。
分产品结构看,主要产品出口增速在5月几乎转负,但汽车、成品油和船舶增速仍亮眼。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服装类出口也明显下滑,出口增速从8.8%降至-13.4%,拖累整体出口1.43%。机电产品下滑是出口深度回落的重要因素,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从10.4%降至-2.1%,对出口贡献也由5.9%转为1.15%。从机电产品内部来看,新结构仍是主要支撑,汽车、船舶和通用机械保持正向增长,出口数量下滑增速回落,汽车、船舶、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增速同比分别增长123.5%、3.5%和5%。消费电子等传统结构拖累深化,自动设备处理器及手机下降16.3%,集成电路下降25.8%。
展望后续,二三季度出口压力可能较大,外需回落叠加价格拖累。但从结构上看,俄罗斯、拉美、非洲的出口虽然对总量贡献较小,但动能较强,关注新能源、汽车、船舶、通用机械等结构性机会。
问题的核心在于需求,但需求的核心在供给
需求不足是当前社会的一致认知,但是对于如何提振总需求,我们与市场的主流观点有些差异。
市场的主流观点认为需求不足,刺激需求就好了,把房子限购限贷打开、大宗消费给予一些优惠,居民就会去买房、买车、买家电了。这种逻辑成立的重要前提是,居民消费能力强、消费意愿足,所以给一点优惠和便利消费就都释放出来了,但这个前提当前大概率是不太成立的。需求的核心支撑在于收入和收入预期,而这是供给端的问题。
从趋势来看,今年全球总需求都处在放缓阶段,就海外而言,过去几年的刺激政策效正慢慢消散,去年开始的紧缩政策的负面冲击逐渐显现,海外真正的超额储蓄逐渐消耗,美元流动性收紧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也有所蔓延。国内过去几年和今年一季度社会加杠杆力度不小,但效果越来越不明显,收入增速放缓预期强化,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边际下降。
结构上看,由于过去几年重心聚焦在高、尖、新的产业上,叠加其他因素的冲击,传统行业和部门的退出节奏较快。加上部分行业的监管政策,传统低工资但吸纳就业多的产业和金融、互联网、教育、电商等高薪行业都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冲击,结构性压力较大,产业发展不确定性较大,大家对未来预期不清晰。
当前经济最大的挑战和变化在于从以往经济阶段性的周期问题转化成了不确定性问题。就需求本身而言,如果个体原本对于未来30年的收入有持续性的预期,现在则对未来3-5年的收入有不确定的预期,那么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会发生巨大改变。同样的,如果投资者、企业家、受教育人群对于实物资本、研究支出、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预期恶化,那么投资模式也在变化。政策结果到底是以存量经济为导向还是增量经济为导向,以扩大不确定性范围还是降低不确定性,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面临政策和投资方向时需要甄别的问题。
地产不只是个简单的需求问题,对要素价格和经济活力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
大家一谈到地产,首先想到的是地产的重要性,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时至今天,地产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弱,而对拉高要素价格和压制经济活力的负面效果越来越明显。
房地产价格和需求,既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地产部门的蓬勃发展,更多的是整个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结果,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提升,然后传导到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这是主因。如果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下降,居民收入预期恶化,地产的发展就变成无本之木,在这个背景下,很难通过刺激地产发展地产。
房价和租金是劳动者必须面临的生活支出,根据《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劳动力价值是由平均工人通常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高房价和高租金必然导致劳动者需要更高的工资,这对应的是要素价格被拉高,进一步传导到生产成本,影响企业利润,在全球资本流动的大背景下,强化了产业转移压力。所以如果高房价高房租降下来,那么自然的,一些高薪行业薪酬能够降下来,传统产业土地、厂房成本降低,低收入人群的就业机会也会增加,这样一来,收入分配格局也得到改善。
另外,高房价更多是强化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正如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分析的那样,这会鼓励食利群体而非价值创造者,食利群体凭借各种限制性的优势,坐享全社会努力工作创造的财富,这样就影响了全社会创造、创新和奋斗的活力。现在的问题是食利者的得利大多是中国经济过去高速增长的自然回报,如何激发其参与创新的动力就成为政策重要的作用点,无论如何,资本市场的繁荣是绕不开的路径。
【了解作者】
魏凤春博士,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投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宏观策略配置部总监,兼任MOMFOF投研总部总监,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学术研究与教学以及宏观经济走势、金融产品分析等实务领域经验丰富、成果卓著。从业2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周期波动的框架内运用财政的视角解构宏观经济的运行,将中国经济看作一份资产,通过资本资产定价的方式来确定其价值与风险。
罗水星博士,创金合信基金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2022年2月加入创金合信基金。此前履职博时基金,负责宏观策略、宏观政策、大类资产配置与择时研究。武汉大学学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后,学术论文多发表于国际SSCI英文核心经济学期刊。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魏凤春、罗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