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 昕
中国商务新闻网“春争日,夏争时,农耕大事不宜迟”,眼下正值春耕备肥的关键时节,国内各地都在抢抓有利天时,为农业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是农业春耕的刚需农资物料。为保障化肥等农资物品快速通关,满洲里海关开展进口化肥质量安全风险专项监测,加强抽样检测,保障春耕用肥质量安全,维护国内市场秩序稳定;开辟进口化肥“绿色通道”,设立化肥专岗,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提供报关申报、随附单证和商品归类指导,同时设置“随到随检”通道,对进口化肥实施优先派单、优先查验、优先取样送检,提高非侵入式查验比例。
(相关资料图)
“年初至今,国内市场对进口化肥需求比较旺盛,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也较大,公司希望化肥可以尽快通关提货、上市销售。了解到我们的诉求后,满洲里车站海关第一时间召开进口化肥专题座谈会,为我司量身定做帮扶措施,有效降低了进口化肥通关成本。”内蒙古欧洲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郑高荣说道。今年以来,自满洲里口岸进口化肥22.37万吨,货值6.14亿元,主要品种为氯化钾、硫酸钾、钾石盐等钾肥。
在江苏镇江口岸,也是一派春耕备耕忙碌的景象。
3月3日,一批4万吨进口钾肥运抵江苏镇江港码头,该批钾肥采用“船边直提”通关便利模式,经南京海关所属镇江海关验放后,企业即可直接从码头提货至仓库。随后这批钾肥将踏上下一段“旅程”,主要通过驳船发往湖北、浙江、安徽等地,保障当地春耕农资供应。
镇江港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点,是江、河、海联运的枢纽港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化肥进口的重要港口,为进一步提升进口化肥通关效率,镇江海关提前对接企业掌握进口计划,为进口化肥开辟绿色通道,引导企业采取预约通关、两步申报等便利措施,在通关环节扩大“船边直提”模式应用,减少货物装卸环节,助力降本提速、高效流转。
“我们根据进口船舶到港计划,提前协调码头、堆场作业方,畅通物流衔接,优化安排海关查验、检验等现场监管作业,最大化减弱雨水天气影响,保障国内春耕生产需求。”镇江海关查验一科科长王刚介绍。
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物资,钾肥自今年1月1日起进口关税税率自1%下调至零,镇江海关积极面向进口企业宣讲进口钾肥关税优惠新政,设立专人专岗指导企业规范申报,调研掌握企业疑难,精准输出海关政策解读和帮扶措施。
“取消关税后,我们进口成本降低了。”镇江长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经理封宽怀算了一笔账,“以目前钾肥进口价格来看,订单每签订万吨,成本就将下降40余万元,这个利好也将最终传送到农户用肥成本上。”
据统计,今年以来镇江口岸已累计进口钾肥6.2万吨,同比增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