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看到大家都在讨论沙特: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相关的事情,对此呢小编也是非常的感应兴趣,那么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具体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关于沙特: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事件的相关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最近一个关于【沙特: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的热门话题。关于沙特: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的热门话题有很多种类,下面是我们从众多的用户中挑选出来的一些观点。

观点1: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当地时间13日,沙特阿拉伯外交部发表声明,证实美国政府曾要求沙特等主要产油国把今年11月开始大幅减产原油的计划推迟一个月。

声明强调,沙特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10月5日,包括沙特在内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机制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招致美国方面不满。美方提出需要“重新评估”同沙特的关系。(央视新闻客户端)


(资料图)

观点2:

【】当地时间13日,沙特阿拉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美国政府曾要求沙特等主要产油国把今年11月开始大幅减产原油的计划推迟一个月。声明强调,沙特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

沙特阿拉伯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盟友之一。10月5日,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产油国组成的OPEC+,不顾美国的反复劝阻,宣布将大幅减产。此举可能导致美国油价急剧上涨,给即将到来的美国中期选举蒙上阴影。此外,油价上涨将使俄罗斯从中获益,美国指责沙特等国向俄罗斯低头。

OPEC+宣布减产后,美国国内政界人士反应激烈。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鲍勃·梅嫩德斯表示,美国必须立即冻结与沙特阿拉伯的所有合作,包括军售。参议员迪克·德宾誓言要沙特付出代价。10月11日,拜登在受访中承诺,减产决定对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将会产生后果”。

观点3:

【】当地时间13日,沙特阿拉伯外交部发表声明,证实美国政府曾要求沙特等主要产油国把今年11月开始大幅减产原油的计划推迟一个月。

声明强调,沙特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10月5日,包括沙特在内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机制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招致美国方面不满。美方提出需要“重新评估”同沙特的关系

为什么沙特、阿联酋、巴西等拒绝了美国要求,不同意增加石油产量?

第一、原油产量增加了,受损的是这些产油国。

对这些主要石油生产国来说,不管国际油价怎么上涨,原油的生产成本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比如目前中东每桶油的生产成本大概是在10美元到15美元之间,我们就按照每桶平均13美元计算。而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大概是105美元左右,相当于中东生产一桶原油的利润大概在90美元左右。

假如中东以及巴西等一些原油主要生产国听从美国的安排大幅增加原油的产量,一旦国际原油增加了,油价肯定会迅速下跌。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之所以长期在高位徘徊,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欧美对俄罗斯原油的限制,导致俄罗斯原油出口减少,目前国际原油缺口大概在200万桶到400万桶之间。如果中东以及巴西一些原油生产国大幅增加产量,比如将每天的产量增加300万吨以上,到时国际原油价格肯定会迅速下跌,有可能下跌到90美元以下。

如此一来,他们每桶的利润就会减少15美元左右,最后一算,在原油产量增加的背景下,利润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这明显是一笔亏本买卖。所以对于这些原油生产国来说,他们当然知道这是简单的算术题,他们最希望原油价格长期在高位徘徊上,这样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想要让原油维持在高位,控制原油产能,不能让原油大幅增加,甚至在原油有可能出现下降的时候减少产能,这才是他们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

第二、这些原油生产国跟俄罗斯关系都不错,没有必要跟俄罗斯唱反调。

目前欧美一些国家正在试图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以此来达到遏制俄罗斯的目的。只是苦于欧盟对俄罗斯原油进口依赖度比较大,所以他们投鼠忌器,至少短期内他们不敢完全中断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那样只会导致欧洲的通胀迅速飙涨,甚至民声载道。但是如果沙特、阿联酋、巴西听从欧美的安排,大幅增加原油产能,增加的这部分产能完全能够抵消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如此一来对俄罗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意味着巴西,沙特,阿联酋增加原油无疑会对欧美形成一种助攻,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则是一种负面影响。但是欧美的这个算盘明显是行不通的,因为目前中东一些国家还有巴西跟俄罗斯的关系都挺不错的,他们没有必要为了顺应欧美而得罪了俄罗斯,还要自己承受原油价格下降带来的损失。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之后,这些国家没有听从欧美的安排,而是严格控制原油的产量,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最新投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