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晏澜菲

中国商务新闻网近日,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海事法庭揭牌,这是东北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海事法庭,将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和航运事业发展提供更专业的海事司法保障,对于完善区域法律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资料图)

与此同时,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成立的自贸试验区海外工程投资服务中心也迎来的首单业务,帮助在海外承接项目的企业达成金融信贷合作。

2023年是上海自贸自贸试验区成立10周年,正是在十年前,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挂牌成立开始,中国自贸试验区拉开了从“一枝独秀”到连线成片的蓬勃兴起的进程,21个自贸试验区日益成为对外开放高地,为提高开放水平、完善外贸制度、稳定外资预期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启新征程,上海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做好排头兵,深化集成性改革和制度型开放,找差距、强弱项、拉长板,尽快形成自贸试验区新一轮建设行动方案。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也将加快培育壮大新兴服务贸易,切实提升服务“引进来”“走出去”的能力水平,不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释放改革开放新红利。

特别是在做好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发展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提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集成”和“孵化”的大文章。用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快推进低碳供应链建设,放大溢出效应,形成良好生态,集聚培育更多创新型企业,更好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发展。

新的一年,山东自贸试验区也开启了2.0版本的发展。日前,《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方案》发布,从建设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先行区、打造现代化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创新型海洋经济活力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等方面,推出25项措施,对山东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进行系统谋划和周密部署。

不仅如此,《方案》还强调,要与日韩主要港口加强国际班轮航线开辟建设合作,推动完善东西黄金大通道枢纽功能,深化与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和便利化合作,加快RCEP经贸规则高质量落地,构建多元稳定的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

在业内专家看来,山东自贸试验区找准了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功能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全方位提质增效的路径,更加注重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提供了山东方案。

新一年的发展离不开此前打下的基础。2022年,全国各个自贸试验区发展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例如,安徽自贸试验区去年实际使用外资6.7亿美元;实现进出口近1862亿元;新增注册企业1.6万家。截至目前,安徽自贸试验区已探索形成了124项制度创新成果,经评估有18项为全国首创;总体方案中需完成的112项试点任务已落地见效102项,预计提前两年完成全部试点任务。

在开放发展的同时,安徽还注重科创成果转化赋能自贸试验区发展。推动大众中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研发测试场、肿瘤原代细胞“活体”生物样本库、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无人配送车场景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落户安徽自贸试验区。

近日,湖北自贸试验区推出第七批制度创新成果41项。其中,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有16项,占比39%;涉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有8项,占比19%;涉及金融改革创新的有7项,占比17%;涉及创新驱动发展的有6项,占比15%;涉及畅通内外循环的有4项,占比10%。这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湖北自贸试验区科教、人才、产业等比较优势,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差异化探索推动了金融创新,助企纾困解难,服务实体经济;以降低成本为核心,充分释放数字化变革红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荐内容